為什麼人對勵志演講越來越無感?

[為什麼人對勵志演講越來越無感?]
一開始,我們總是想著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」,藉由巨人們的人生故事與理念去感化自己,朝他們看齊。
一個學弟在聚餐中提到的理論令人印象深刻,他覺得朝偉人理念看齊的行為像直銷,大環境總有一群鎂光燈下的能人,而一切的行銷手法都朝著「只要你努力,你就能變得跟他們一樣」的方向走,但事實上,鎂光燈永遠只佔全舞台的一丁點,而暗處的人們依舊不切實際地夢著掙扎著。
我姊姊是一個很特別的人,她從小就愛看書,也堅守著人生價值去體驗生活,經年累月下來有非常多獨到的思維與洞見,既自在地容於顯世的社會,同時又超脫於社會。
她最不喜歡看的書就是勵志書籍,對於致力於推廣「XX力」、「正向XX」的業界講演也是興趣缺缺,雖然她從來沒認真回應她老弟的疑問,但我猜這類活動跟她就是兩條平行線,別人好棒棒閃亮亮沒有用,沒有任何兩個人有一樣的背景家庭經歷機緣,偉人的成功故事寫不進自己的人生篇章。
轉個念頭來看,如果說別人的人生沒有參考價值,那成功複製、卡內基、市面層出不窮行銷成功的活動,又如何猖狂起來的?我相信,人生必定有些成功通則,包含堅持到底、強大動機、屢敗屢戰等等⋯但這些也早已成為老生常談,並沒有喚醒實際行動的功效。
其實成功通則必然存在,只是很多事無法強求。宣揚成功的佈道者們不曾在書中與演講裡提到的,是原有的權貴家庭、是至親在職場的提攜、是突如其來的好運、是命中註定的機緣。他們隱藏了這些看似不勵志、卻再實際不過的「關鍵因子」,而強調更易於渲染人心的熱血元素,期待聽眾讀者能有抱持正面態度等待機會。
總結以上,到底該如何面對一場老生常談、也許換湯不換藥的勵志演講?
關鍵在身歷其境與認知差異。
身歷其境,著重在台上人的故事本身而不是他們想植入觀眾腦袋的意義。這個故事與自己的生命歷程有什麼連結?故事在未來是否有可能碰到類似的?故事主角換作是你會怎麼做?每個故事給不同人的感悟並不一致,讓自己投入其中,給自己一次感動自己的機會。
認知差異,承接上一段,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那樣的故事、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那樣的運氣、能力、背景去行使主角威能,或許台上人的功成名就並不是我們可以企及的,但我們依舊可以當自己生命劇本裡的主角。
寫到這裡回頭看看自己,忽然覺得有趣。從小就喜歡看偉人傳記聽勵志演講(印象最深刻的是戴晨志老師)、長大後喜歡當講者跟大家說故事,每次都要講的很賣力,像要把自創的經典名劇與理論灌進別人腦室裡,如今有了這一層體悟,也許,以後受邀分享的時候,試著講小聲一點吧。

對「為什麼人對勵志演講越來越無感?」的一則回應

發表留言